平生順天命,渴飲與饑飯。
不能便利趨,俛首榷商販。
隨群謁上官,言語但樸愿。
豈知事迎合,宛轉若藤蔓。
秉心實無它,世俗乃憎怨。
豈期筮仕初,邂逅適素愿。
明公行都來,郡政畢已逮。
不惟辱寬假,時亦蒙誘勸。
王事有期程,后我念遲鈍。
公今趨天朝,尚我坐塵坌。
感恩顧未報,送別益增恨。
偉哉佐此邦,聲名不前遜。
專城亦數月,蒙福數十萬。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從來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豈如明公賢,全美難悉論。
行看廟堂上,相先以名獻。
斐然作詩歌,聊寫意繾綣。
安溪送泉粹。宋代。陳宓。 平生順天命,渴飲與饑飯。不能便利趨,俛首榷商販。隨群謁上官,言語但樸愿。豈知事迎合,宛轉若藤蔓。秉心實無它,世俗乃憎怨。豈期筮仕初,邂逅適素愿。明公行都來,郡政畢已逮。不惟辱寬假,時亦蒙誘勸。王事有期程,后我念遲鈍。公今趨天朝,尚我坐塵坌。感恩顧未報,送別益增恨。偉哉佐此邦,聲名不前遜。專城亦數月,蒙福數十萬。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從來士大夫,德劭才或困。豈如明公賢,全美難悉論。行看廟堂上,相先以名獻。斐然作詩歌,聊寫意繾綣。
(1171—1230)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等。 ...
陳宓。 (1171—1230)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等。
題養正圖六十首 其九 戒君節飲。。弘歷。 飲君致君樂,籩豆能無亂。卜晝未卜夜,不過能救半。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陌上暮春。明代。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相看尚轉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贈張濆榜頭被駁落。唐代。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兩漢。佚名。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仁深慶衍,益承益尊。和聲協氣,棄溢乾坤。閏受伊嘏,圣子神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