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疏星,庭陰暗水,猶記藏鴉新樹。試折梨花,行入小闌深處。聽粉片、簌簌飄階,有人在、夜窗無語。料如今,門掩孤燈,畫屏塵滿斷腸句。
佳期渾似流水,還見梧桐幾葉,輕敲朱戶。一片秋聲,應做兩邊愁緒。江路遠、歸雁無憑,寫繡箋、倩誰將去。謾無聊,猶掩芳樽,醉聽深夜雨。
綺羅香(秋思)。宋代。王沂孫。 屋角疏星,庭陰暗水,猶記藏鴉新樹。試折梨花,行入小闌深處。聽粉片、簌簌飄階,有人在、夜窗無語。料如今,門掩孤燈,畫屏塵滿斷腸句。佳期渾似流水,還見梧桐幾葉,輕敲朱戶。一片秋聲,應做兩邊愁緒。江路遠、歸雁無憑,寫繡箋、倩誰將去。謾無聊,猶掩芳樽,醉聽深夜雨。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詔罷,霜月凄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與君同此寢。
感懷。近現代。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次韻馬參議留別。宋代。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清談一笑時能共,妙語千篇未可刪。緩帶且從黃閣老,峨冠行奉紫宸班。分攜坐嘆虛懸榻,老病懷歸祇故山。他日小舟能過我,萬峰深處有柴關。
歸宗山籟一百四首 其六十五。明代。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厥壮伤ミ~,還應望石門。
歸京口。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