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芳林、夜來風雨。匆匆還送春去。方才送得春歸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聽取。怕此際、春歸也過吳中路。君行到處。便快折湖邊,千條翠柳,為我系春住。
春還住。休索吟春伴侶。殘花今已塵土。姑蘇臺下煙波遠,西子近來何許。
能喚否。又恐怕、殘春到了無憑據。煩君妙語。更為我將春,連花帶柳,寫入翠箋句。
摸魚兒 其一。宋代。王沂孫。 洗芳林、夜來風雨。匆匆還送春去。方才送得春歸了,那又送君南浦。君聽取。怕此際、春歸也過吳中路。君行到處。便快折湖邊,千條翠柳,為我系春住。春還住。休索吟春伴侶。殘花今已塵土。姑蘇臺下煙波遠,西子近來何許。能喚否。又恐怕、殘春到了無憑據。煩君妙語。更為我將春,連花帶柳,寫入翠箋句。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如夢令·月似二年前好。元代。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近現代。許南英。 竹兜輕又快,五步當十步。彳亍阡陌間,牛與人爭路。
次韻。明代。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