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送堪輿饒少峰歸豫章。明代。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林熙春,字志和,號仰晉,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陽龍溪寶隴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繼亡故,家境中落,全憑嫂嫂撫養成人。但據志書所載,林熙春于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中進士后,授四川巴陵縣令,不久即“以內艱歸”。所謂“內艱”,即母喪(按,俗稱父喪為外艱,母喪為內艱,統稱丁憂,丁艱)。據此,乃母似應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當然,這也不排除林熙春視嫂為娘的可能。據稱,林熙春為報答嫂恩,登第后還特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養烏耳鰻,抵今池塘尚在。 ...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號仰晉,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陽龍溪寶隴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繼亡故,家境中落,全憑嫂嫂撫養成人。但據志書所載,林熙春于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中進士后,授四川巴陵縣令,不久即“以內艱歸”。所謂“內艱”,即母喪(按,俗稱父喪為外艱,母喪為內艱,統稱丁憂,丁艱)。據此,乃母似應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當然,這也不排除林熙春視嫂為娘的可能。據稱,林熙春為報答嫂恩,登第后還特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養烏耳鰻,抵今池塘尚在。
秋后夜起述懷。明代。林景清。 暗數流光似擲梭,平生事業愧蹉跎。不堪臥病經旬久,添得新愁萬種多。籬菊幽香才破萼,井梧涼葉乍辭柯。扶筇試向窗前看,強學吟翁一醉歌。
金剛隨機無盡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宋代。釋印肅。 庾嶺問南能,踏碓到三更。誰知憨俗漢,紹祖列傳燈。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和林治中雪詩五首。宋代。鄭清之。 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瓊臺撲凸奇。老盡青山真是幻,從渠白戰更無詩。馮闌且喜明雙目,嘶騎寧愁到十眉。羔酒不妨敲竹韻,園林正好樂清時。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