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令既不卒,稍遷佐邢州。雖稱三輔近,不異湘水投。
過家葺先廬,決意返田疇。所以泣歧路,進止不自由。
亦復戀微祿,俶裝戒行舟。行行到齊、魯,園花開石榴。
舍舟遵廣陸,梨棗列道周。始見裁苜蓿,入郡問驊騮。
維當撫彫瘵,天馬不可求。閭閻省徵召,上下無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稱賢侯。戴星理民政,宣風達皇猷。
郡務日稀簡,吾得藉馀休。閉門少將迎,古書得校讎。
自能容吏隱,退食每優游。但負平生志,莫分圣世憂。
佇待河冰泮,稅駕歸林丘。
邢州敘述三首 其三。明代。歸有光。 為令既不卒,稍遷佐邢州。雖稱三輔近,不異湘水投。過家葺先廬,決意返田疇。所以泣歧路,進止不自由。亦復戀微祿,俶裝戒行舟。行行到齊、魯,園花開石榴。舍舟遵廣陸,梨棗列道周。始見裁苜蓿,入郡問驊騮。維當撫彫瘵,天馬不可求。閭閻省徵召,上下無怨尤。汝南多名士,太守稱賢侯。戴星理民政,宣風達皇猷。郡務日稀簡,吾得藉馀休。閉門少將迎,古書得校讎。自能容吏隱,退食每優游。但負平生志,莫分圣世憂。佇待河冰泮,稅駕歸林丘。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勛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水調歌頭·勛業竟何許。宋代。吳潛。 勛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寄巡鋪溫■。南北朝。鄒浩。 幾日長亭復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萬丹漁村。清代。史廷賁。 自與魚蝦侶,敢辭煙雨迷。攜群謀作室,聚落半依堤。短棹橫天上,長竿掛月低。絲綸隨手結,莫笑此卑棲。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為二首)。唐代。張說。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時閑。不酌他鄉酒,惟堪對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