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齊威王,選人以治氓。惟彼阿大夫,籍絡日有聲。
唯此即墨宰,小人共讒傾。是非并顛倒,四境交侵兵。
安得召左右,阿黨盡為烹?昔在楚莊王,三年不聽政。
膝上置美女,飲酒不曾醒。有鳥止于阜,不蜚亦不鳴。
安得任伍舉,一朝霸名成?昔在帝武丁,三年不出令。
恭默以思道,殷國未能寧。安得夢圣人,求之傅巖形?
詠史。明代。歸有光。 昔在齊威王,選人以治氓。惟彼阿大夫,籍絡日有聲。唯此即墨宰,小人共讒傾。是非并顛倒,四境交侵兵。安得召左右,阿黨盡為烹?昔在楚莊王,三年不聽政。膝上置美女,飲酒不曾醒。有鳥止于阜,不蜚亦不鳴。安得任伍舉,一朝霸名成?昔在帝武丁,三年不出令。恭默以思道,殷國未能寧。安得夢圣人,求之傅巖形?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nèi)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nèi)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明代。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次前韻將歸隱黃山。元代。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zhuǎn)不由船不轉(zhuǎn)。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海內(nèi)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清代。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景州城外。。俞得鯉。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