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頭再哭哭聲啞,長夜幽幽悲逝者。破玉錘珠可惜人,天何言哉無知也。
三哭眼酸淚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為我開咽喉。
顏淵魯高士,胡為三十一而死休。靈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門而媒蹇修。
云何為而投閣,賀何為而賦樓。渴何為而病馬,癩何為而疾牛。
龍何愚而觸網,鰲何細而隨鉤。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憂。釋迦與老子,瞇矇雙白頭。
即如王子聲,高第十二秋。窮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郵。
讒言復間之,刺心如戈矛。纏棺布三尺,棲身土一抔。
嗟乎子聲,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須拱手長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園補綴先人草。
萬里迢遙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福君何其薄,奪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國無以寶。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聲。
哭臨漳令王子聲 其二。明代。袁宏道。 垂頭再哭哭聲啞,長夜幽幽悲逝者。破玉錘珠可惜人,天何言哉無知也。三哭眼酸淚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為我開咽喉。顏淵魯高士,胡為三十一而死休。靈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門而媒蹇修。云何為而投閣,賀何為而賦樓。渴何為而病馬,癩何為而疾牛。龍何愚而觸網,鰲何細而隨鉤。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為丘。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憂。釋迦與老子,瞇矇雙白頭。即如王子聲,高第十二秋。窮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郵。讒言復間之,刺心如戈矛。纏棺布三尺,棲身土一抔。嗟乎子聲,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須拱手長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園補綴先人草。萬里迢遙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福君何其薄,奪君何其早。和氏空有泣,楚國無以寶。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聲。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昭陽湖行書所見。清代。趙執信。 屋角參差漏晚暉,黃頭閑緝綠蓑衣。倦來枕石無人喚,鵝鴨如云解自歸。
湘春夜月 苦雨寄悶。近現代。周岸登。 暗銷魂。半窗蕉雨黃昏。早又畫角吹殘,三弄落譙門。欲向桂叢輕訴,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更素娥暝泣,鮫絲玉箸,難剪愁根。檐花滴碎,離情似夢,搗夢如塵。小閣籠寒,空佇想、夕篝熏罷,香篆秋痕。瓊簫恨遠,問甚時、重見真真。待后夜,定懷中掌上盈盈,喚起同款芳尊。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江上行三十首 其十三。明代。鄧云霄。 月落西風急,秋螢點點流。卻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登青州城樓。明代。金大輿。 麗譙滄海畔,南客一登臨。四野平沙合,孤城遠樹深。古隍無積水,飛閣有棲禽。日落山風急,凄凄傷遠心。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