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浩浩吹酒池,萬娥夜舞糟丘堤。飛廉手把火旗麾,少師局天不敢啼。
是時獨夫眼方纈,古鼎排庭瀝豹血。妲己頹紅倚曲欄,野人霜下踏冰裂。
須臾縳致軒墀前,皴肌凜凜顛垂雪。斮脛傳視血淋漓,仰天大笑瓔珠絕。
已見愚臣心孔多,又見耄叟骨如鐵。殿外執圭聲唯唯,圣度如天鑒似水。
西方罪臣老更尪,口銜枯草談陰陽。朝披雨雪夜眠霜,哀煢瘞朽目汪汪,何異爝火仰三光。
過斮脛河。明代。袁宏道。 北風浩浩吹酒池,萬娥夜舞糟丘堤。飛廉手把火旗麾,少師局天不敢啼。是時獨夫眼方纈,古鼎排庭瀝豹血。妲己頹紅倚曲欄,野人霜下踏冰裂。須臾縳致軒墀前,皴肌凜凜顛垂雪。斮脛傳視血淋漓,仰天大笑瓔珠絕。已見愚臣心孔多,又見耄叟骨如鐵。殿外執圭聲唯唯,圣度如天鑒似水。西方罪臣老更尪,口銜枯草談陰陽。朝披雨雪夜眠霜,哀煢瘞朽目汪汪,何異爝火仰三光。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從劉殿院借書。宋代。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新昌縣曉行。明代。鄭善夫。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雜樹炊煙出,前涇山照回。忽聞歌伐木,行路興悠哉。
淮浦歌三章為太仆楊敬之作 其一。明代。邊貢。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贈齡首座主庵 其五。宋代。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