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家白蘋洲,隨風作鄉土。弄篙如弄針,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隨君到巴東。十月洗河水,送君發楊子。
楊子波勢惡,無風浪亦作。江深得魚難,鸕鶿充糕臛。
生子若鳧雛,穿江復入湖。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擢歌行。明代。袁宏道。 妾家白蘋洲,隨風作鄉土。弄篙如弄針,不曾拈一縷。四月魚苗風,隨君到巴東。十月洗河水,送君發楊子。楊子波勢惡,無風浪亦作。江深得魚難,鸕鶿充糕臛。生子若鳧雛,穿江復入湖。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雨水過后作。。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頌古十首。宋代。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疊前韻 其二。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