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
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
傭力及賃舂,經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
鄉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
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
洼田無寸收,高鄉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
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
此鄉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麗陽驛題壁。明代。袁宏道。 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傭力及賃舂,經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鄉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洼田無寸收,高鄉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此鄉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 其五。唐代。徐鉉。 綵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回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江行雜感 其一。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題王晉卿所藏鄭虔著色山水圖。宋代。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