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
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
傭力及賃舂,經(jīng)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
鄉(xiāng)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
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
洼田無寸收,高鄉(xiāng)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
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
此鄉(xiāng)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麗陽驛題壁。明代。袁宏道。 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傭力及賃舂,經(jīng)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鄉(xiāng)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洼田無寸收,高鄉(xiāng)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此鄉(xiāng)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重陽阻雨。唐代。魚玄機。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落帽臺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離蔡州。宋代。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一素亭和見素韻二首 其一。明代。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fā)影長。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zhuǎn)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nèi)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北京八詠 其二 玉泉垂虹。。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zhuǎn)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nèi)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fā),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guān)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guān)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jīng)過合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