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卬酒壚卓氏盤,攜向禪堂醉里看。橘皮蟹瓜未足云,分明遠山秋水寒。
殘膏剩馥沾唇吻,引得青娥入肺肝。世遠物微不可知,且欲借此為樂瑞。
百盤一吸無遺瀝,奔注有若順風湍。醉中逸思不可止,援卻老僧新竹竿。
書空卜丈作凰字,平地躍躍飛生鸞。
和黃平倩平倩有文君盤出以行酒。明代。袁宏道。 臨卬酒壚卓氏盤,攜向禪堂醉里看。橘皮蟹瓜未足云,分明遠山秋水寒。殘膏剩馥沾唇吻,引得青娥入肺肝。世遠物微不可知,且欲借此為樂瑞。百盤一吸無遺瀝,奔注有若順風湍。醉中逸思不可止,援卻老僧新竹竿。書空卜丈作凰字,平地躍躍飛生鸞。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星霜漸見侵華發,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幽居。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不擾自然人事好,有為方信世途難。如今休說當年事,只把心平氣定看。
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其六。明代。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