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月羅漢天下絕,螺煙滲石光不滅。面紋漆黑眼生棱,衲衣袖展秋云潔。
幅巾談道老先生,以刀割影影愈徹。如蟲蝕木偶成文,鏡花豈必生枝節。
中山廢圃石如鐵,白浪纏身捲飛雪。移向山中作一盆,飄然乘風葦可折。
達磨影石。明代。袁宏道。 禪月羅漢天下絕,螺煙滲石光不滅。面紋漆黑眼生棱,衲衣袖展秋云潔。幅巾談道老先生,以刀割影影愈徹。如蟲蝕木偶成文,鏡花豈必生枝節。中山廢圃石如鐵,白浪纏身捲飛雪。移向山中作一盆,飄然乘風葦可折。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重九再謁靖節祠。清代。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次韻堯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五。宋代。呂本中。 侯喜學詩新有聲,坐中忽遇老彌明。故知麥飯與藜藿,不識虞卿醒酒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