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復碌碌,浮生如轉轂。帝宏匝地羅,人窘彌天獄。
墮地三十載,強半是顰?。算喜無十星,量愁有千斛。
十五歲以前,師傅苦拘束。朝愁日上舂,暮愁書難讀。
十五歲以后,龜手事場屋。儒中卞去頭,宦網又纏足。
千眄得一官,萬眄得微祿。誰知徼五斗,妻子轉枵腹。
顏色低上官,肝腸枯案牘。舉止動得過,憎恚若相觸。
月不十回圓,酒無三朝熟。來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贖。
欲留色枯槁,欲歸心彳亍。一病覺昨非,萬仞遂黃鵠。
勿以徑寸榮,易茲尋丈辱。
初度戲題。明代。袁宏道。 碌碌復碌碌,浮生如轉轂。帝宏匝地羅,人窘彌天獄。墮地三十載,強半是顰?。算喜無十星,量愁有千斛。十五歲以前,師傅苦拘束。朝愁日上舂,暮愁書難讀。十五歲以后,龜手事場屋。儒中卞去頭,宦網又纏足。千眄得一官,萬眄得微祿。誰知徼五斗,妻子轉枵腹。顏色低上官,肝腸枯案牘。舉止動得過,憎恚若相觸。月不十回圓,酒無三朝熟。來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贖。欲留色枯槁,欲歸心彳亍。一病覺昨非,萬仞遂黃鵠。勿以徑寸榮,易茲尋丈辱。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郡樓有遺唱,新和敵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夢尋。
層軒隔炎暑,迥野恣窺臨。鳳去徽音續,芝焚芳意深。
游鱗出陷浦,唳鶴繞仙岑。風起三湘浪,云生萬里陰。
奉和楊尚書郴州追和故李中書夏日登北樓…依本詩韻次用。唐代。柳宗元。 郡樓有遺唱,新和敵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夢尋。層軒隔炎暑,迥野恣窺臨。鳳去徽音續,芝焚芳意深。游鱗出陷浦,唳鶴繞仙岑。風起三湘浪,云生萬里陰。宏規齊德宇,麗藻競詞林。靜契分憂術,閑同遲客心。驊騮當遠步,鶗鴂莫相侵。今日登高處,還聞梁父吟。
把釣。。曹玘。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范蠡傳。好與直鉤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江上對酒二首。唐代。白居易。 酒助疏頑性,琴資緩慢情。有慵將送老,無智可勞生。忽忽忘機坐,倀倀任運行。家鄉安處是,那獨在神京。久貯滄浪意,初辭桎梏身。昏昏常帶酒,默默不應人。坐穩便箕踞,眠多愛欠伸。客來存禮數,始著白綸巾。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喜遷鶯 露筋祠。清代。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香街。飄水佩。聞道花時,開遍祠門外。舊內鉤斜,南朝脂井,應笑此湖清太。紅顏盡成廟食,命薄生前何害。柳絲待,待系船重到,綠云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