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秋風吹冷埃,西州門巷轉堪哀。梨花殘落刺桐死,每詣君時哭一回。
衛河道中和丘長孺惜別 其五。明代。袁宏道。 陌上秋風吹冷埃,西州門巷轉堪哀。梨花殘落刺桐死,每詣君時哭一回。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其二。清代。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宋代。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厭客貧。顧我及秋行不久,問君觸熱去何因。西歸涼冷霜風后,濁酒清詩誰與親。
贈董士勉歸海州并問訊劉貢寓學正。明代。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賓筵且復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夏雨不絕柬張蜀望。明代。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近現代。許南英。 竹兜輕又快,五步當十步。彳亍阡陌間,牛與人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