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塞垣將校殊堪傷,聞之凄楚徹肝腸。于今滿眼遍痍瘡,誰為窮邊獨沾裳?
莫訝反復還摧藏,移橈呂梁馳太行。古來人情元靡常,何況瓊簪鐵裲襠!
吾曹致身期飛揚,不必尤人當自臧。上勤國豢十代強,偶荷戈矛臨邊疆。
既無能賦退虜章,復無計縛左賢王。徒與斯世相低昂,韜鈐未閑謀稻粱。
邊事日隳習日荒,西北之陲嗟金湯。君看圣代邊策長,六十萬人俱戎裝。
不將筋力答吾皇,方寸何安顏何光!薊門老卒言非狂,令予揮涕立斜陽。
浮生俄頃休回翔,努力人紀與天綱。為子死孝行聿彰,為臣死忠國之良。
勿以余詞空慨慷,千秋姓字期垂芳。
薊門述 其五。明代。戚繼光。 嗟乎,塞垣將校殊堪傷,聞之凄楚徹肝腸。于今滿眼遍痍瘡,誰為窮邊獨沾裳?莫訝反復還摧藏,移橈呂梁馳太行。古來人情元靡常,何況瓊簪鐵裲襠!吾曹致身期飛揚,不必尤人當自臧。上勤國豢十代強,偶荷戈矛臨邊疆。既無能賦退虜章,復無計縛左賢王。徒與斯世相低昂,韜鈐未閑謀稻粱。邊事日隳習日荒,西北之陲嗟金湯。君看圣代邊策長,六十萬人俱戎裝。不將筋力答吾皇,方寸何安顏何光!薊門老卒言非狂,令予揮涕立斜陽。浮生俄頃休回翔,努力人紀與天綱。為子死孝行聿彰,為臣死忠國之良。勿以余詞空慨慷,千秋姓字期垂芳。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贈筆生王伯純。元代。謝應芳。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昔年草創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錦裳。三縑一字不易得,筆價亦與時俱昂。莫怪年來棄如土,掃除風塵必斨斧。生今賣筆我賣文,何異適越資章甫。呼兒亟用買一束,為我寫成懷古錄。吾兒作字三嘆賞,八法以之隨意足。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筆將見文明時。諸公筆諫佐明主,老我筆耕箋古詩。逝將重作毛穎傳,為記頻年遭薄賤。牽聯為生書姓名,字業不隨陵谷變。中秋適逢酒禁開,椰瓢酌生新潑醅。酒酣仰視月中兔,長嘯一聲歸去來。
得東山居主人戀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漁鄉居賦雜興六首 其二。宋代。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餞高唐州詢。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