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明代。湯顯祖。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宋代。陽枋。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明使千家滿,霜從兩鬢侵。逃空三峽客,屬耳聽蛩音。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近現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祗河岳,還如故。閱滄桑,成今古。漳臺片瓦皆愁侶。嘆璧月仍圓,銷磨秦漢經風雨。興亡恨,誰能補。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布德刑開網,和戎戢武威。要知懷惠處,行路涕交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