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是日江陵相,長星寓縣愁。禮嫌金革變,權誤墨缞留。
奮筆含香勇,沖冠執法羞。燕臣隨伏闕,楚客竟為囚。
御挺驚魂落,丹墀濺血流。動傳天詔獄,分作鬼投幽。
遠竄逢群魅,銷冤失爽鳩。秦城將急杵,漢黨欲窮鉤。
淚濕條支盡,身拚井鬼休。扶顏依枸杞,作語向氂牛。
洗雪人難待,迷陽運忽周。機權還太乙,氣色隕蚩尤。
詔旨須人望,恩波許自由。玉關歸鳥道,青海發龍湫。
遂作云雷起,還令湘漢浮。法星低照蜀,明月遠通倍。
復有東門恨,難為西塞憂。猿鳴初黯淡,鶴怨轉夷猶。
龍影回江郭,巴云護岳樓。文章沾入霧,富貴起隨漚。
天在山難畜,王明井必收。九河原曲直,百煉肯剛柔。
光祿征能就,陪臺出似游。蒼梧蟠帝寢,芳樹繞潮溝。
典客高情映,祠郎清燕酬。如云瞻閟灊,似雪恥蜉蝣。
好以清琴弄,時將白簡抽。似緣參世業,不惜偶人儔。
下秩依園廟,齋心隔冕旒。時時分羽籥,一一聽鳴球。
署色朝霞起,祠陰宿鳥啾。才情空荏苒,耆舊得優游。
翰墨飛長紙,壺觴引薄脩。忘年過灑落,浹歲語綢繆。
受命同嘉橘,孤株感若榴。看松高蓋偃,援桂晚枝樛。
世事留黃閣,公才尚黑頭。乞歸丹疏入,言佩尺書投。
巖望宜專坐,朝銓且七騶。離心眷蘭菊,別韻起梧楸。
冠蓋鴻臚道,干旌白鷺洲。月卿爭祖席,云從識仙舟。
岸草搖清篋,江花點敝裘。行藏燕市古,出入楚門修。
去欲蒐戎乘,行將詠德愬。鳳洮鳴鏑滿,云朔羽書稠。
汧渭秦非子,河源漢列侯。羌胡形欲詭,將相語猶偷。
馬谷經年減,燕金幾處求。和戎虛漢物,贈策豈吾謀。
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踐蹂。英雄懷玉劍,形勢惜金甌。
老亦趨千里,今何問一丘。駿圖周冂得,戎議傅咸優。
并事今吳趙,長流舊沈鄒。群公心赤苦,高爵歲華遒。
未必參帷幕,看君展一籌。
送艾太仆六十韻。明代。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是日江陵相,長星寓縣愁。禮嫌金革變,權誤墨缞留。奮筆含香勇,沖冠執法羞。燕臣隨伏闕,楚客竟為囚。御挺驚魂落,丹墀濺血流。動傳天詔獄,分作鬼投幽。遠竄逢群魅,銷冤失爽鳩。秦城將急杵,漢黨欲窮鉤。淚濕條支盡,身拚井鬼休。扶顏依枸杞,作語向氂牛。洗雪人難待,迷陽運忽周。機權還太乙,氣色隕蚩尤。詔旨須人望,恩波許自由。玉關歸鳥道,青海發龍湫。遂作云雷起,還令湘漢浮。法星低照蜀,明月遠通倍。復有東門恨,難為西塞憂。猿鳴初黯淡,鶴怨轉夷猶。龍影回江郭,巴云護岳樓。文章沾入霧,富貴起隨漚。天在山難畜,王明井必收。九河原曲直,百煉肯剛柔。光祿征能就,陪臺出似游。蒼梧蟠帝寢,芳樹繞潮溝。典客高情映,祠郎清燕酬。如云瞻閟灊,似雪恥蜉蝣。好以清琴弄,時將白簡抽。似緣參世業,不惜偶人儔。下秩依園廟,齋心隔冕旒。時時分羽籥,一一聽鳴球。署色朝霞起,祠陰宿鳥啾。才情空荏苒,耆舊得優游。翰墨飛長紙,壺觴引薄脩。忘年過灑落,浹歲語綢繆。受命同嘉橘,孤株感若榴。看松高蓋偃,援桂晚枝樛。世事留黃閣,公才尚黑頭。乞歸丹疏入,言佩尺書投。巖望宜專坐,朝銓且七騶。離心眷蘭菊,別韻起梧楸。冠蓋鴻臚道,干旌白鷺洲。月卿爭祖席,云從識仙舟。岸草搖清篋,江花點敝裘。行藏燕市古,出入楚門修。去欲蒐戎乘,行將詠德愬。鳳洮鳴鏑滿,云朔羽書稠。汧渭秦非子,河源漢列侯。羌胡形欲詭,將相語猶偷。馬谷經年減,燕金幾處求。和戎虛漢物,贈策豈吾謀。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踐蹂。英雄懷玉劍,形勢惜金甌。老亦趨千里,今何問一丘。駿圖周冂得,戎議傅咸優。并事今吳趙,長流舊沈鄒。群公心赤苦,高爵歲華遒。未必參帷幕,看君展一籌。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阿干歌。清代。洪亮吉。 莫聽阿干歌,阿干心獨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阿干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阿干,連枝本同父。阿干歌,悲無窮,阿干有子還思忠。登高山而望遠海,慨異國之朝宗。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孫還識孝。報讎不得留讎衣,縛草作讎兮射讎貌。阿干歌,歌以風,此歌安得流寰中。君不見宋湘東與梁湘東。
讀渡江諸將傳。宋代。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中原豈天下,尺土不能歸。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群史六經那輟誦,萬言九制不操觚。場中策對三千字,天上名傳第幾臚。匹馬春風行隴華,雙旌夜月過延鄜。煌煌肘后懸金印,濟濟腰間綰玉符。中部琴堂思撫字,上饒鈴閣聽傳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錦繡文章世代無。童子何知親較藝,老儒猶幸借噓枯。九年已喜陪高義,一見真如謁大巫。南極星辰光照室,重陽時節慶垂弧。芳馨杳藹羅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珠玉未須辭瓦礫,蘋蘩非敢薦潢污。壽觴欲折黃花泛,不與陶潛共酒徒。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夏日沈石圃云靜野邢文臺陳仰坡夜宴石圃分韻二首 其二。明代。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百法庵次載叔韻 其二。宋代。韓淲。 日遲無處著詩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陣楊花風澹蕩,試回清夢到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