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漱擊應千年。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
嵌空突兀多異態,云吐夏浦芝生田。龍鱗含雨晚猶潤,豹質隱霧朝常鮮。
清音叩罷磬韻遠,微靨洗出珠窩圓。坐移各岫置庭砌,日照仿佛生紫煙。
三峰削成泰華掌,一穴透入仇池天。醉中時倒倚蒼蘚,秋風冷逼吟詩肩。
洛陽園墅汴宮苑,當時駢列夸奇妍。黃羅封蓋素氈裹,萬里貢餉勞車船。
奢游事歇家園廢,盡仆荊棘荒池邊。人生嗜此亦可笑,有身豈得如石堅。
百年零落竟誰在,空品甲乙煩題鐫。又嗟此石何獻巧,自召鑿取虧天全。
不如頑礦世所棄,滿山長作牛羊眠。
太湖石。明代。高啟。 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漱擊應千年。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嵌空突兀多異態,云吐夏浦芝生田。龍鱗含雨晚猶潤,豹質隱霧朝常鮮。清音叩罷磬韻遠,微靨洗出珠窩圓。坐移各岫置庭砌,日照仿佛生紫煙。三峰削成泰華掌,一穴透入仇池天。醉中時倒倚蒼蘚,秋風冷逼吟詩肩。洛陽園墅汴宮苑,當時駢列夸奇妍。黃羅封蓋素氈裹,萬里貢餉勞車船。奢游事歇家園廢,盡仆荊棘荒池邊。人生嗜此亦可笑,有身豈得如石堅。百年零落竟誰在,空品甲乙煩題鐫。又嗟此石何獻巧,自召鑿取虧天全。不如頑礦世所棄,滿山長作牛羊眠。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宿閔口畢氏三絕 其二。明代。程敏政。 秀水城東學士阡,寸心常繞瓣香前。聞君當日曾相見,屈指流光二十年。
晚步張鞏田間。元代。麻革。 地入荒蕪過客稀,村深門巷暮山圍。悠悠獨鳥穿云下,策策寒烏掠日飛。人事百年梧葉老,秋風萬里稻花肥。兵塵河朔迷歸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到白水有感。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寒食紙錢樹,舊游莎草畦。頹墻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