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
燕國佳人號順時,姿容歌舞總能奇。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建章宮里長生殿,芍藥初開敕張宴。龍笙罷奏鳳弦停,共聽嬌喉一鶯囀。
遏云妙響發朱唇,不讓開元許永新。繡陛花驚飄艷雪,文梁風動委芳塵。
翰林才子山東李,每進新詞蒙上喜。當筵按罷謝天恩,捧賜纏頭蜀都綺。
晚出銀臺酒未銷,侯家主第強相邀。寶釵珠袖尊前賞,占斷春風夜復朝。
回頭樂事浮云改,瘞玉埋香今幾載。世間遺譜竟誰傳,弟子猶憐一人在。
曾記《霓裳》學得成,朝元隊里藝初呈。九天聲落千人聽,丹鳳樓前月正明。
狹邪貴客回車馬,不信芳名在師下。風塵一旦禁城荒,誰是花前聽歌者。
從此飄零出教坊,遠辭京國客殊方。閉門春盡無人問,白發青裙不理妝。
相逢為把雙蛾蹙,《水調》、《梁州》歌續續。江南年少未曾聞,元是當時供奉曲。
朝使今年海上歸,繁華休說亂來非。梨園散盡宮槐落,天子愁多內宴稀。
始知歡樂生憂患,恨殺韓休老無諫。傷心不見昔人歌,汾水秋風有飛雁。
此日西園把一卮,感時懷舊盡成悲。含情欲為秋娘賦,愧我才非杜牧之。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明代。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容歌舞總能奇。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建章宮里長生殿,芍藥初開敕張宴。龍笙罷奏鳳弦停,共聽嬌喉一鶯囀。遏云妙響發朱唇,不讓開元許永新。繡陛花驚飄艷雪,文梁風動委芳塵。翰林才子山東李,每進新詞蒙上喜。當筵按罷謝天恩,捧賜纏頭蜀都綺。晚出銀臺酒未銷,侯家主第強相邀。寶釵珠袖尊前賞,占斷春風夜復朝。回頭樂事浮云改,瘞玉埋香今幾載。世間遺譜竟誰傳,弟子猶憐一人在。曾記《霓裳》學得成,朝元隊里藝初呈。九天聲落千人聽,丹鳳樓前月正明。狹邪貴客回車馬,不信芳名在師下。風塵一旦禁城荒,誰是花前聽歌者。從此飄零出教坊,遠辭京國客殊方。閉門春盡無人問,白發青裙不理妝。相逢為把雙蛾蹙,《水調》、《梁州》歌續續。江南年少未曾聞,元是當時供奉曲。朝使今年海上歸,繁華休說亂來非。梨園散盡宮槐落,天子愁多內宴稀。始知歡樂生憂患,恨殺韓休老無諫。傷心不見昔人歌,汾水秋風有飛雁。此日西園把一卮,感時懷舊盡成悲。含情欲為秋娘賦,愧我才非杜牧之。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涼首欣髡發,清身欲褪裳。著紗猶覺厚,剪袖總嫌長。轉似鍋臺蟻,煎烤惹惶惶。念及田桑者,縱橫坼舊創。黍青乏浸潤,蔫卷頓成黃。夏殤青半畝,秋減百斤糧。使憶經荒歲,怛憂斷客腸,莫添餓殍骨,累累漫松岡。幸甚風聲起,密云蔭野荒,重帷堪蔽日,倏忽有旻涼。有待甘霖至,適情滋莽蒼。煬煬終得熄,天地秉如常。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和張自行過城南作畫。明代。錢宰。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