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未出明星懸,主人飲客夜不眠。
坐呼伶兒撥四弦,龍頭高撚玉軫圓。
轉關未奏濩索先,勞嘈咽切斷復連。
澀如清澗溜凍泉,細若碧樹吟秋蟬。
忽然繁急何轟闐,風沙滿把撒四筵。
雁行驚起飛不聯,浮云落葉俱綿綿。
一聲抹斷萬里煙,夢入紫塞愁胡天。
問渠怨恨有幾千,口不能說指為傳。
令人悵望思往年,梁園楚榭長周旋。
帷中曲宴羅綺鮮,夜遣飛騎迎嬋娟。
低鬟出拜絳燭前,文絲香絳搭左肩。
曲項紫鳳抱半偏,楓香一調妙入玄。
好手正可羞紅蓮,座間豪客皆詞仙。
舉杯邀我賦短篇,贈之醉寫蜀錦箋,可當十萬纏頭錢。
如今遠客江海邊,欲聞絲音久無緣。
故人已散陵谷遷,生死流落俱堪憐。
今宵聽此真偶然,顧影憔悴非昔妍。
長河毾曙落遠川,暫當歡娛反憂煎。
向隅無言涕淚漣,此身如在潯陽船。
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明代。高啟。 江月未出明星懸,主人飲客夜不眠。坐呼伶兒撥四弦,龍頭高撚玉軫圓。轉關未奏濩索先,勞嘈咽切斷復連。澀如清澗溜凍泉,細若碧樹吟秋蟬。忽然繁急何轟闐,風沙滿把撒四筵。雁行驚起飛不聯,浮云落葉俱綿綿。一聲抹斷萬里煙,夢入紫塞愁胡天。問渠怨恨有幾千,口不能說指為傳。令人悵望思往年,梁園楚榭長周旋。帷中曲宴羅綺鮮,夜遣飛騎迎嬋娟。低鬟出拜絳燭前,文絲香絳搭左肩。曲項紫鳳抱半偏,楓香一調妙入玄。好手正可羞紅蓮,座間豪客皆詞仙。舉杯邀我賦短篇,贈之醉寫蜀錦箋,可當十萬纏頭錢。如今遠客江海邊,欲聞絲音久無緣。故人已散陵谷遷,生死流落俱堪憐。今宵聽此真偶然,顧影憔悴非昔妍。長河毾曙落遠川,暫當歡娛反憂煎。向隅無言涕淚漣,此身如在潯陽船。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明代。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
寄王繼學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負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遠嫌猜。遺佚聞風起,英豪接踵來。經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駕馭,猶足異駑駘。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