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稍候鳴潮,伺鑰遵廣陌。晨雞再三號,使我天地白。
太陽麗層霄,萬象欣自獲。痛彼泉下臺,永閟無生色。
微抑不見宣,茍存終何益。席藁一上書,引領希察識。
蒼麟代司閽,精衛聲不隔。倘返楊公葬,得從原阡側。
焚山無馀懟,誓墓有遺則。遠愧密親來,杯酒相慰藉。
鴻雁冥冥飛,焉知非謀食。負耒安馀年,托心在茲跡。
將以伏闕北首晨發即事有作。明代。王世貞。 維稍候鳴潮,伺鑰遵廣陌。晨雞再三號,使我天地白。太陽麗層霄,萬象欣自獲。痛彼泉下臺,永閟無生色。微抑不見宣,茍存終何益。席藁一上書,引領希察識。蒼麟代司閽,精衛聲不隔。倘返楊公葬,得從原阡側。焚山無馀懟,誓墓有遺則。遠愧密親來,杯酒相慰藉。鴻雁冥冥飛,焉知非謀食。負耒安馀年,托心在茲跡。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王世貞。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江湖。宋代。陳必復。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慣經世態知時異,拙為身謀惜歲過。有屋一區田二頃,分無清夢到鳴珂。
水調歌頭 姑蘇臺。宋代。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認群峰,尋四塔,半煙橫。平生感慨,況逢佳處輒銷凝。休說當時雕輦,不見后來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畫欄拍,飛燕兩三聲。
和育王十二題·明月臺。。李覯。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