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年罔涉茲,過之門巷疑。匪畏霜露辰,肯與春事期。
徑蘭芊故叢,苑松發新蕤。陟丘念廢居,升危眺回漪。
抱以幽曠豁,情緣悽愴移。驚風遞虛塔,振振空廊悲。
得遣復安較,勞生良爾嗤。
戊寅早春方方寺。明代。李夢陽。 逾年罔涉茲,過之門巷疑。匪畏霜露辰,肯與春事期。徑蘭芊故叢,苑松發新蕤。陟丘念廢居,升危眺回漪。抱以幽曠豁,情緣悽愴移。驚風遞虛塔,振振空廊悲。得遣復安較,勞生良爾嗤。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
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詠懷三十首 其十五。。沈鍊。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顏。致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一歲換五色,三尺當重關。寄物不虛得,亦復排群蠻。
贈覺師。宋代。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