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煙蕪漲綠知何地,白鳥雙雙沒淮樹。
片帆風滿疾如飛,矯首驚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橫雪波,匡廬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嘆奇絕,半空飛瀑懸銀河。
推篷竟日閑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壓中流,十二煙鬟鏡光里。
好山遠自峨眉來,瀟湘練明天際開。
疑峰九點落空翠,重華孤墳安在哉?武昌地轉多遺跡,隔
岸鳥鳴瞻赤壁。
煙焰旌旗魏武兵,綸巾羽扇周郎策。
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
即從鄂渚棹明月,溯流直上窺荊州。
夷陵山勢多重疊,楚樹蠻云遠相接。
欲向夔城入錦城,還于巴峽穿巫峽。
神女峰前路欲迷,瞿塘滟滪聞猿啼。
五溪越盡見雪嶺,但見青天鳥道低。
萬里橋西看立馬,足跡經游半天下。
愧無草檄擬相如,笑擲橐金輕陸賈。
今年詔許臨丹丘,夢中往往驚羈愁。
江山誰寫入圖畫,眼中歷歷如經游。
岸巾一覽發長嘯,滿襟爽氣高堂秋。
江山萬里圖。明代。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煙蕪漲綠知何地,白鳥雙雙沒淮樹。片帆風滿疾如飛,矯首驚看溯流去。大孤小孤橫雪波,匡廬五老青嵯峨。九江秀色嘆奇絕,半空飛瀑懸銀河。推篷竟日閑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君山如黛壓中流,十二煙鬟鏡光里。好山遠自峨眉來,瀟湘練明天際開。疑峰九點落空翠,重華孤墳安在哉?武昌地轉多遺跡,隔岸鳥鳴瞻赤壁。煙焰旌旗魏武兵,綸巾羽扇周郎策。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即從鄂渚棹明月,溯流直上窺荊州。夷陵山勢多重疊,楚樹蠻云遠相接。欲向夔城入錦城,還于巴峽穿巫峽。神女峰前路欲迷,瞿塘滟滪聞猿啼。五溪越盡見雪嶺,但見青天鳥道低。萬里橋西看立馬,足跡經游半天下。愧無草檄擬相如,笑擲橐金輕陸賈。今年詔許臨丹丘,夢中往往驚羈愁。江山誰寫入圖畫,眼中歷歷如經游。岸巾一覽發長嘯,滿襟爽氣高堂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答皇甫子循見寄。。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寄王繼學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負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遠嫌猜。遺佚聞風起,英豪接踵來。經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駕馭,猶足異駑駘。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