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拙生理,大化無停機。缊袍汗沃若,絺绤風凄其。
壯士千載心,豈憂食與衣。由來浮海志,不是軒冕姿。
人生尚聞道,富貴復奚為。賢有陋巷樂,圣有西山饑。
朵頤多所失,苦節未可非。
次王仲縉感懷韻十首兼呈張廷壁 其八。明代。方孝孺。 野性拙生理,大化無停機。缊袍汗沃若,絺绤風凄其。壯士千載心,豈憂食與衣。由來浮海志,不是軒冕姿。人生尚聞道,富貴復奚為。賢有陋巷樂,圣有西山饑。朵頤多所失,苦節未可非。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并寄胡元瑞。。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旅坐。宋代。羅公升。 負卻征塵債,飄零迄未休。孤蓬江貯夢,深巷雨添愁。山色分濃淡,禽聲互去留。班超亦良苦,萬里覓封侯。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