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水,何漫漫。昔與淮相安,今溢淮南岸。淮流入江古未聞,河水一入江流渾。
清河之口渺無際,黃云濁浪相吐吞。河濱居民危岌岌,門基水齧無墻壁。
舊時官路已成河,旋結頹茅蔽風日。日食何能給煙爨,妻啼兒號常夜半。
相看朝夕難自保,流亡已遂驚鳥散。曾聞三白兆豐馀,水及故岸蝗為魚。
徵之近歲兩無應,飛蝗江北江南俱。蝗大發,害我禾。
水大至,蕩我家。明年水至將奈何。
清河口。明代。鐘芳。 河之水,何漫漫。昔與淮相安,今溢淮南岸。淮流入江古未聞,河水一入江流渾。清河之口渺無際,黃云濁浪相吐吞。河濱居民危岌岌,門基水齧無墻壁。舊時官路已成河,旋結頹茅蔽風日。日食何能給煙爨,妻啼兒號常夜半。相看朝夕難自保,流亡已遂驚鳥散。曾聞三白兆豐馀,水及故岸蝗為魚。徵之近歲兩無應,飛蝗江北江南俱。蝗大發,害我禾。水大至,蕩我家。明年水至將奈何。
( ?—1544)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鐘筠溪家藏集》。 ...
鐘芳。 ( ?—1544)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鐘筠溪家藏集》。
歸來。明代。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無題五首 其一。。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