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西晉襄城鄧陵人,字方叔。幼岐嶷,號“神童”。既長,美風姿,有才藻,時人號曰“杜圣”。惠帝時,附于賈謐,為“二十四友”之一。趙王司馬倫敗,收付廷尉。累遷國子祭酒、汝南太守。洛陽將沒,被殺。 ...
杜育。 (?—316)西晉襄城鄧陵人,字方叔。幼岐嶷,號“神童”。既長,美風姿,有才藻,時人號曰“杜圣”。惠帝時,附于賈謐,為“二十四友”之一。趙王司馬倫敗,收付廷尉。累遷國子祭酒、汝南太守。洛陽將沒,被殺。
贈劉翰林聯句。近現代。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
木犀花 其二。宋代。方一夔。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題興國寺碧落軒 其二。宋代。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