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廬陵風景天下無,孤峰聳絕凌荊吳。東南兩山互昏曉,日月重岡森蔽虧。
龍洲卻過太和縣,武峰卓立香城居。地靈宜有杰人出,舉目便覺江河殊。
六一仙翁呼不起,高節清風照桑梓。鄉里于今說故家,詩書有澤遺孫子。
芬芳玉樹被中庭,辟易名駒在千里。黃甲題名氣吐虹,太微執法心如水。
遠別庭闈今幾年,孤云望斷舊山川。青陽宛宛白日暮,一顧魂魄俱茫然。
馀情散入大江水,歸夢正落幽林前。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顏發凝漆。
華屋山中宰相家,錦衣天上神仙客。生兒蚤入鹓鷺行,投老不忘山水窟。
百歲優游自可期,故園風物正芳時。悠悠忠孝丈夫事,榮枯利達真兒嬉。
太行山上瞻云客,應有房陵西去思。
歐時熙家山圖。明代。張寧。 我聞廬陵風景天下無,孤峰聳絕凌荊吳。東南兩山互昏曉,日月重岡森蔽虧。龍洲卻過太和縣,武峰卓立香城居。地靈宜有杰人出,舉目便覺江河殊。六一仙翁呼不起,高節清風照桑梓。鄉里于今說故家,詩書有澤遺孫子。芬芳玉樹被中庭,辟易名駒在千里。黃甲題名氣吐虹,太微執法心如水。遠別庭闈今幾年,孤云望斷舊山川。青陽宛宛白日暮,一顧魂魄俱茫然。馀情散入大江水,歸夢正落幽林前。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顏發凝漆。華屋山中宰相家,錦衣天上神仙客。生兒蚤入鹓鷺行,投老不忘山水窟。百歲優游自可期,故園風物正芳時。悠悠忠孝丈夫事,榮枯利達真兒嬉。太行山上瞻云客,應有房陵西去思。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有感。清代。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登郡城西樓。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宋代。楊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吳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盤。囊紗縈臂玉,恍記汝南山。黃鵠招不來,仙子何時還。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