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二十年,始解訪同族。緬想姑祖親,悲喜相交屬。
如何百年內,情好復斷續。登堂思高曾,入門拜伯叔。
弟妹相驚呼,問是幾世服。源遠末益分,膏澤猶未沐。
傾家出相見,喜氣溢腸腹。場頭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為盤餐,聊以慰情曲。我本季世孫,今當遠行役。
生年能幾何,歡會寧可復。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塵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夜宿斗門與朱氏原兼呈再從叔。明代。張寧。 予生二十年,始解訪同族。緬想姑祖親,悲喜相交屬。如何百年內,情好復斷續。登堂思高曾,入門拜伯叔。弟妹相驚呼,問是幾世服。源遠末益分,膏澤猶未沐。傾家出相見,喜氣溢腸腹。場頭禾黍登,牖中酒醴熟。端不為盤餐,聊以慰情曲。我本季世孫,今當遠行役。生年能幾何,歡會寧可復。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塵俗。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游定水寺寄杜堯臣。元代。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謁張曲江祠。清代。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