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采蓮處,照灼本足觀。況等連枝樹,俱耀紫莖端。
同逾并根草,雙異獨鳴鸞。以茲代萱草,必使愁人歡。
詠同心蓮詩。南北朝。蕭統。 江南采蓮處,照灼本足觀。況等連枝樹,俱耀紫莖端。同逾并根草,雙異獨鳴鸞。以茲代萱草,必使愁人歡。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梁武帝天監初,立為太子。夙慧,五歲遍讀《五經》。既長,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覽眾經,東宮藏書三萬卷。引納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時文風大盛。編有《文選》,以“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為標準,選錄各體詩文,為現存最早詩文總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
蕭統。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梁武帝天監初,立為太子。夙慧,五歲遍讀《五經》。既長,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覽眾經,東宮藏書三萬卷。引納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時文風大盛。編有《文選》,以“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為標準,選錄各體詩文,為現存最早詩文總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貽子相。明代。王世貞。 薄祿藏吾道,移官拒物情。簿書空自老,衣食自難輕。漸削崢嶸跡,誰探黯淡名。語君無一可,只是學歸耕。
晚秋登樓。宋代。王同祖。 獨上危樓望落暉。昏鴉歸處遠煙微。湖光洗得秋容凈,爭奈江南雁又飛。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和梅花百詠詩 其四十九 宮梅。明代。王夫之。 玉鱗遍覆軟條青,合殿金鋪盡日扃。唯有樓東人睡起,壚煙移遠水晶瓶。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