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文章射雕手,我非其人空對酒。浮白常思椎博浪,懸弧終愧居蓬牖。
昨奉新詩快讀時,天花燦爛五云馳。清思妙緒如泉涌,得句應嫌八叉遲。
丹心炯炯見衷曲,才調縱橫不可束。小驥長鳴汗已紅,新松作勢霜猶綠。
停杯猛憶藍塘道,縹緲飛樓迷海霧。劍履宵寒醉歌頻,腰肢心碎霓裳舞。
衙役喧呼鬧市頭,三春駘蕩似嚴秋。棄嬰弱母終誰在,揮淚遺民何所投!
弱冠我亦投袂起,短兵接戰筆陣里。七年馳驟赤旗風,夜夜夢飲珠江水。
歸來喜比獲萬囷,往事如煙豈足陳。薄躬行健終無力,閉門惟與黃卷親。
誰云交日淺,情真則已久。何必同懷乃手足,令尊吾師子吾友。
高才可使士衡服,早慧能令子安走。白云飛兮不可留,江水深兮浩浩流。
路迢迢兮千萬里,愿與子兮永同舟!
劉斯奮見贈長歌次韻。南北朝。劉峻。 世有文章射雕手,我非其人空對酒。浮白常思椎博浪,懸弧終愧居蓬牖。昨奉新詩快讀時,天花燦爛五云馳。清思妙緒如泉涌,得句應嫌八叉遲。丹心炯炯見衷曲,才調縱橫不可束。小驥長鳴汗已紅,新松作勢霜猶綠。停杯猛憶藍塘道,縹緲飛樓迷海霧。劍履宵寒醉歌頻,腰肢心碎霓裳舞。衙役喧呼鬧市頭,三春駘蕩似嚴秋。棄嬰弱母終誰在,揮淚遺民何所投!弱冠我亦投袂起,短兵接戰筆陣里。七年馳驟赤旗風,夜夜夢飲珠江水。歸來喜比獲萬囷,往事如煙豈足陳。薄躬行健終無力,閉門惟與黃卷親。誰云交日淺,情真則已久。何必同懷乃手足,令尊吾師子吾友。高才可使士衡服,早慧能令子安走。白云飛兮不可留,江水深兮浩浩流。路迢迢兮千萬里,愿與子兮永同舟!
劉峻(463—521年),南朝梁學者兼文學家。字孝標,本名法武,平原(今屬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以注釋劉義慶等編撰的《世說新語》而著聞于世,其《世說新語》注引證豐富,為當時人所重視。而其文章亦擅美當時。《 隋書·經籍志 》著錄其詩文集六卷,惜今所傳為數有限。劉峻才識過人,著述甚豐,所作詩文頗有發明。其《世說新語注》 征引繁博,考定精審,被視為后世注書之圭臬,至今流傳。據《隋志》 所載,劉峻另有《漢書注》 一百四十卷,還 編撰《類苑》一百二十 卷,惜二注均已亡佚。劉峻生平行跡歷來不得其詳。 ...
劉峻。 劉峻(463—521年),南朝梁學者兼文學家。字孝標,本名法武,平原(今屬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以注釋劉義慶等編撰的《世說新語》而著聞于世,其《世說新語》注引證豐富,為當時人所重視。而其文章亦擅美當時。《 隋書·經籍志 》著錄其詩文集六卷,惜今所傳為數有限。劉峻才識過人,著述甚豐,所作詩文頗有發明。其《世說新語注》 征引繁博,考定精審,被視為后世注書之圭臬,至今流傳。據《隋志》 所載,劉峻另有《漢書注》 一百四十卷,還 編撰《類苑》一百二十 卷,惜二注均已亡佚。劉峻生平行跡歷來不得其詳。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題廣孝別室得鳧字。明代。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妙音。。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東風解凍省試。唐代。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