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齋戒承華殿,端拱須臾王母見。霓旌照耀麒麟車,
羽蓋淋漓孔雀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長生臨宇縣。
頭上復戴九星冠,總領玉童坐南面。欲聞要言今告汝,
帝乃焚香請此語。若能煉魄去三尸,后當見我天皇所。
顧謂侍女董雙成,酒闌可奏云和笙。紅霞白日儼不動,
七龍五鳳紛相迎,惜哉志驕神不悅,嘆息馬蹄與車轍。
復道歌鐘杳將暮,深宮桃李花成雪。為看青玉五枝燈,
蟠螭吐火光欲絕。
王母歌。唐代。李頎。 武皇齋戒承華殿,端拱須臾王母見。霓旌照耀麒麟車,羽蓋淋漓孔雀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長生臨宇縣。頭上復戴九星冠,總領玉童坐南面。欲聞要言今告汝,帝乃焚香請此語。若能煉魄去三尸,后當見我天皇所。顧謂侍女董雙成,酒闌可奏云和笙。紅霞白日儼不動,七龍五鳳紛相迎,惜哉志驕神不悅,嘆息馬蹄與車轍。復道歌鐘杳將暮,深宮桃李花成雪。為看青玉五枝燈,蟠螭吐火光欲絕。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簽判丈以新字韻作長句見贈次韻。宋代。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敢謂投心似膠漆,故知與世若參辰。如公接物何多得,豈復畏人嫌我貧。
香奩八詠 其一 金盆沐發。。錢摳。 一片香云濕不飛,翠光浮動影娥池。盈盈蟬翅含風冷,剪剪鴉翎帶雨垂。泉沫亂跳珠錯落,指尖微露玉參差。妝成倦把闌干倚,滑墮金釵不自知。
讀渡江諸將傳。宋代。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中原豈天下,尺土不能歸。
搗練子 其八 八梅。兩漢。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