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子十年何不遇,只愛歡游兩京路。朝吟左氏嬌女篇,
夜誦相如美人賦。長安春物舊相宜,小苑蒲萄花滿枝。
柳色偏濃九華殿,鶯聲醉殺五陵兒。曳裾此日從何所,
中貴由來盡相許。白夾春衫仙吏贈,烏皮隱幾臺郎與。
新詩樂府唱堪愁,御妓應傳鳷鵲樓。西上雖因長公主,
終須一見曲陵侯。
送康洽入京進樂府歌。唐代。李頎。 識子十年何不遇,只愛歡游兩京路。朝吟左氏嬌女篇,夜誦相如美人賦。長安春物舊相宜,小苑蒲萄花滿枝。柳色偏濃九華殿,鶯聲醉殺五陵兒。曳裾此日從何所,中貴由來盡相許。白夾春衫仙吏贈,烏皮隱幾臺郎與。新詩樂府唱堪愁,御妓應傳鳷鵲樓。西上雖因長公主,終須一見曲陵侯。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渡江。宋代。孔武仲。 扁舟臨朝陽,匹馬渡江北。志士豈懷居,征夫樂行役。東風吹高原,生意密如織。早晚卸塵鞍,皇州正春色。
銅雀妓。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松柏有時摧,妾非百年人。愿為陵上土,歲久得相親。
華陰二蓮歌 其四。清代。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荷池小立。宋代。楊萬里。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