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惜寸景,系馬暫留歡。昨日辭小沛,何時到長安。
鄉中飲酒禮,客里行路難。清洛云鴻度,故關風日寒。
維將道可樂,不念身無官。生事東山遠,田園芳歲闌。
東歸余謝病,西去子加餐。宋伯非徒爾,明時正可干。
躬耕守貧賤,失計在林端。宿昔奉顏色,慚無雙玉盤。
崔五宅送劉跂入京。唐代。李頎。 行人惜寸景,系馬暫留歡。昨日辭小沛,何時到長安。鄉中飲酒禮,客里行路難。清洛云鴻度,故關風日寒。維將道可樂,不念身無官。生事東山遠,田園芳歲闌。東歸余謝病,西去子加餐。宋伯非徒爾,明時正可干。躬耕守貧賤,失計在林端。宿昔奉顏色,慚無雙玉盤。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頌古二十七首。。釋云賁。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游石橋。宋代。李處權。 御風縹緲云霞衣,驂龍翳鳳相追隨。三秀為糧桂為醑,玉笛送酒雙童吹。樵歌已換人間世,未了巖前一局棋。桃源歸路咫尺迷,醉眼疑在扶桑西。仙人授我長生訣,俄而夢覺鳴天雞。
玉樓春。。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