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平堤雪半消,滿前光景入詩瓢。青松白塔前朝寺,綠柳紅欄近郭橋。
玄武湖邊尋伴侶,太平門外問漁樵。公庭吏散閒披玩,不用登臨興已饒。
為秋官林廷珍先生題太平清覽圖。明代。陳烓。 旭日平堤雪半消,滿前光景入詩瓢。青松白塔前朝寺,綠柳紅欄近郭橋。玄武湖邊尋伴侶,太平門外問漁樵。公庭吏散閒披玩,不用登臨興已饒。
陳烓(1449~1527年),陳叔剛胞侄,字文用,號蒙庵,晚號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任潮州推官,饒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稅,陳烓前往處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處,冤民有從數百里外前往告狀者,立即判決,案無滯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視兩浙,奏劾貪吏監司以下13人,名聲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陳烓上疏奏蘇民困等8事,均被采納,后升廣西僉事、浙江僉事,以病辭歸。 ...
陳烓。 陳烓(1449~1527年),陳叔剛胞侄,字文用,號蒙庵,晚號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任潮州推官,饒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稅,陳烓前往處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處,冤民有從數百里外前往告狀者,立即判決,案無滯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視兩浙,奏劾貪吏監司以下13人,名聲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陳烓上疏奏蘇民困等8事,均被采納,后升廣西僉事、浙江僉事,以病辭歸。
枯魚過河泣。明代。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旁顧無陵鯉,鳣鮪安足儔。一朝宕海澨,潮落委遐陬。紅肌試砧斧,白骨聚蚍蜉。橫海既成觀,盈尺亦滿舟。回首羨魴鱮,游戲清波流。慎旃遠游子,濡足何所求。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送茹子蒼暫歸會稽。清代。陳恭尹。 擒文宿昔有高譽,曾策天人上玉除。海外未舒千里足,客中猶著五車書。恩存棠樹詩常詠,寓共江城跡暫疏。本為丹砂求作宰,知君不厭嶺南居。
蓼莪吟為朱公路作。元代。徐賁。 昨日春雨好,莪葉青青小。今日秋霜飛,青青盡枯槁。秋霜春雨各有時,兩丸東西寧少遲。兒今得官親不在,滿地寒蒿不堪采。
和河帥麟慶丙申六月焦山放鼉詩。清代。姚燮。 土龍乾之精,上陽稟元賦。杙宅天吳宮,搜蛇狎青霧。何虞支巫祁,鐵索坐遭錮。完顏今范韓,澤代圣皇布。朱鳥燭南溟,巡江下瓜步。聚族朝靈淵,支旗燦無數。脫金酬師,縱爾涸潭鮒。似感再造恩,張頤作南顧。長江導岷峨,萬里拓星路。去衛黃天瀾,峻作云塹護。演漾桃花春,與侯大功樹。命乃侯所膺,乖虬敢相妒。造化性為游,在物尚無忤。淮揚十萬民,誰復困號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