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筆曾為漢署郎,相如詞賦早升堂。自憐野性耽林臥,恐著朝衣亂鳥行。
溪上晴看黃鵠遠,山中晚食綠莼香。多慚舊日滄江伴,獨向金門立曉霜。
寄贈唐荊川二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 簪筆曾為漢署郎,相如詞賦早升堂。自憐野性耽林臥,恐著朝衣亂鳥行。溪上晴看黃鵠遠,山中晚食綠莼香。多慚舊日滄江伴,獨向金門立曉霜。
(1510—1547)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