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常少兩,入夏更焦枯。遠近多荒壤,流移已載涂。
九重宵旰切,百辟隱憂俱。已見崇周祀,還聞賜漢租。
陰云迎曉結,甘澍應時須。颯颯來千嶂,森森散八區。
野煙浮菽麥,夕照失桑榆。水闊魚龍走,城高鳥雀呼。
郁蒸愁并減,沾灑暍先蘇。此日休徵應,謳歌滿帝都。
喜雨。明代。王立道。 春來常少兩,入夏更焦枯。遠近多荒壤,流移已載涂。九重宵旰切,百辟隱憂俱。已見崇周祀,還聞賜漢租。陰云迎曉結,甘澍應時須。颯颯來千嶂,森森散八區。野煙浮菽麥,夕照失桑榆。水闊魚龍走,城高鳥雀呼。郁蒸愁并減,沾灑暍先蘇。此日休徵應,謳歌滿帝都。
(1510—1547)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白須。宋代。蘇轍。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虛明對面誰知我,寵辱當前莫問渠。自頃閉門今十載,此生畢竟得如愚。
頌古十首。宋代。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