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田岐路斜,脈脈惜年華。云路青絲騎,香含翠幰車。
歌聲仍隔水,醉色未侵花。唯有懷鄉客,東飛羨曙鴉。
春晚東歸留贈李功曹。唐代。楊巨源。 芳田岐路斜,脈脈惜年華。云路青絲騎,香含翠幰車。歌聲仍隔水,醉色未侵花。唯有懷鄉客,東飛羨曙鴉。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風首屢回。只今巖石望,寧忍泰山頹。
三友圖。宋代。吳柔勝。 髯龍嘶風山石裂,玉人影斷橫斜月。一聲翠羽瑯玕東,羅浮夢斷微茫中。
書澮溝楊氏壁二首 其二。元代。薩都剌。 楊柳人家春晝長,落花庭院燕飛忙。買魚沽酒黃河上,傲殺南風三月強。
送高繼伯分教湖之德清。宋代。連文鳳。 此時不忍抱遺材,欲把文章扇冷灰。見說讀書堂尚在,瓣香寄與謁東萊。
無題。清代。徐仲山。 絲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橋因通過方題柱,花為親探便入林。文字有靈能赤綠,詩書無劫可浮沉。春風解釋虞翻恨,始信名山醞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