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1460)明揚州府儀真人,字敬方。正統(tǒng)中以燕山左衛(wèi)指揮僉事累功至都督僉事,副巫凱守遼東。凱卒,代為總兵官。數(shù)與兀良哈戰(zhàn),進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邊二十年,謹守邊陲,遼人安之。英宗復(fù)辟,封豐潤伯。 ...
曹義。 (1390—1460)明揚州府儀真人,字敬方。正統(tǒng)中以燕山左衛(wèi)指揮僉事累功至都督僉事,副巫凱守遼東。凱卒,代為總兵官。數(shù)與兀良哈戰(zhàn),進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邊二十年,謹守邊陲,遼人安之。英宗復(fù)辟,封豐潤伯。
擬游慈恩寺用涯翁韻。明代。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淮浦歌三章為太仆楊敬之作 其一。明代。邊貢。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
留別定國侄。明代。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guī)。茲余復(fù)行役,相別出江湄。江湄深且浩,不及中所私。予游云已倦,汝策未逢時。日月不待人,行路苦逶迤。鴳飛搶榆枋,鴻羽漸云逵。黽勉事功名,莫使嘆衰遲。
游靈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黃節(jié)。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