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詞舉世皆藏篋,美酒當山為滿樽。三畝嫩蔬臨綺陌,
四行高樹擁朱門。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閑口不論。
惟有道情常自足,啟期天地易知恩。
送李舍人歸蘭陵里。唐代。楊巨源。 清詞舉世皆藏篋,美酒當山為滿樽。三畝嫩蔬臨綺陌,四行高樹擁朱門。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閑口不論。惟有道情常自足,啟期天地易知恩。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題謝孝子。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題皇雩山圖。。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水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鄰叟不知唐世遠,猶言謝母舊因緣。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次韻龔諫議輔之同游靈巖寺。。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