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輕舴艋舟,始自鴟夷子。雙闕掛朝衣,五湖極煙水。
時游杏壇下,乍入湘川里。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唐代。李德裕。 無輕舴艋舟,始自鴟夷子。雙闕掛朝衣,五湖極煙水。時游杏壇下,乍入湘川里。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zhí)政期間外平回鶻、內(nèi)定昭義、裁汰冗官、協(xié)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quán)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zhí)政期間外平回鶻、內(nèi)定昭義、裁汰冗官、協(xié)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quán)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游五渡谷。元代。劉昂霄。 南山如碧環(huán),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白龍三百丈,行處鳴春雷。巨石若棟宇,磊砢相推排。跳波與濺沫,馀怒猶喧豗。我來值杪秋,萬壑風聲哀。黃花雜紅樹,錦繡紛巖隈。奇勝夙所貪,欲去仍裴佪。題詩還自笑,愧我非仙材。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群史六經(jīng)那輟誦,萬言九制不操觚。場中策對三千字,天上名傳第幾臚。匹馬春風行隴華,雙旌夜月過延鄜。煌煌肘后懸金印,濟濟腰間綰玉符。中部琴堂思撫字,上饒鈴閣聽傳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錦繡文章世代無。童子何知親較藝,老儒猶幸借噓枯。九年已喜陪高義,一見真如謁大巫。南極星辰光照室,重陽時節(jié)慶垂弧。芳馨杳藹羅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珠玉未須辭瓦礫,蘋蘩非敢薦潢污。壽觴欲折黃花泛,不與陶潛共酒徒。
登女郎臺。宋代。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diào)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