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橋南畫鼓撾,酒船風幔拄鴉叉。
碧山銀碗勸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三。清代。朱彝尊。 宣公橋南畫鼓撾,酒船風幔拄鴉叉。碧山銀碗勸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洋河曲。明代。葉元玉。 西風吹洋河,北風吹洋河,風水相激如鳴珂。少年巳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窮邊過。我有千里驥,可以空駱駝。我有雙龍劍,當為斬黿鼉。江山風景自殊異,肯把雙淚徒滂沱。韓范亦是書生輩,豈必一一親揮戈。
自述。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相見一相笑,吾今罷問津。
海上行。清代。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至今海上人,時見城郭高崔嵬。黿鼉噴沫,聲如宮商。日月經之,以為光明。或言有巨魚,身如十洲長。幾化為龍不可當,一旦失水愁徬徨。北冥之鯤,有耶無耶。又言海中之棗大如瓜,棗不實,空開花。但見鯨魚出沒,鑿齒磨牙。昔時童男女,一去不回家。東浮大海難復難,不如歸去持魚竿。
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圖得大家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