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秋何在,在郭外陂塘,澗邊林楚。野香幾縷。向衫痕暗撲,帽絲亂舞。
暑退涼生,一派嫩陰閣雨。繞村去。遙見支公,微笑迎處。
相別彈指許。又竹翠沾廚,荷風凝路。茗鐺筍俎。悵來朝愁聽,江船搗素。
任是空王,也稔離情凄苦。漫延佇。怕催歸、花宮浴鼓。
掃花游 早秋同云臣詣竹枝庵訪寒松上人,時上人將往龍眠,用片玉詞韻留贈,兼志別懷。清代。陳維崧。 問秋何在,在郭外陂塘,澗邊林楚。野香幾縷。向衫痕暗撲,帽絲亂舞。暑退涼生,一派嫩陰閣雨。繞村去。遙見支公,微笑迎處。相別彈指許。又竹翠沾廚,荷風凝路。茗鐺筍俎。悵來朝愁聽,江船搗素。任是空王,也稔離情凄苦。漫延佇。怕催歸、花宮浴鼓。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歸京口。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晚泊廖村。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宋代。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應天長 訪板橋舊院遺址。用康伯可韻。近現代。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幽討向何處。種菜編籬,花鳥竟誰主。呼起澹心難寫,孤悰寄毫素。留靈瑣,邀夢雨。對逝水、曼吟千度。蘸金粉、與畫前朝,亂絲成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