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行仙,作大藥王,我今見之。自兩儀失曜,光翻銀海,百靈奮怒,訣付金鎞。
日月為珰,陰陽作冶,爭禮光明藏導師。分明甚,見月中蟾兔,世上醯雞。
古今幾個英奇。戲邀取先生妙手醫。是周時老輩,盲馀左史,秦庭烈士,臛后漸離。
半黍空青,幾莖仙瀣,發覆開朦在此時。吾還乞,為看花露眼,并仗君治。
沁園春 贈云間何伯輝。清代。陳維崧。 有地行仙,作大藥王,我今見之。自兩儀失曜,光翻銀海,百靈奮怒,訣付金鎞。日月為珰,陰陽作冶,爭禮光明藏導師。分明甚,見月中蟾兔,世上醯雞。古今幾個英奇。戲邀取先生妙手醫。是周時老輩,盲馀左史,秦庭烈士,臛后漸離。半黍空青,幾莖仙瀣,發覆開朦在此時。吾還乞,為看花露眼,并仗君治。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郭諫臣。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云。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唐代。裴迪。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謁仇山村墓迢和張仲舉詩韻。元代。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紅。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