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閑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獻苦雪篇。
長吟未及終,不覺為凄然。古之賢達者,與世竟何異。
不能救時患,諷諭以全意。知公惜春物,豈非愛時和。
知公苦陰雪,傷彼災患多。奸兇正驅馳,不合問君子。
林鶯與野獸,無乃怨于此。兵興向九歲,稼穡誰能憂。
何時不發卒,何日不殺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復何忍,更又恐斃之。自經危亂來,觸物堪傷嘆。
見君問我意,只益胸中亂。山禽饑不飛,山木凍皆折。
懸泉化為冰,寒水近不熱。出門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時見雙峰下,雪中生白云。
酬孟武昌苦雪。唐代。元結。 積雪閑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獻苦雪篇。長吟未及終,不覺為凄然。古之賢達者,與世竟何異。不能救時患,諷諭以全意。知公惜春物,豈非愛時和。知公苦陰雪,傷彼災患多。奸兇正驅馳,不合問君子。林鶯與野獸,無乃怨于此。兵興向九歲,稼穡誰能憂。何時不發卒,何日不殺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皇天復何忍,更又恐斃之。自經危亂來,觸物堪傷嘆。見君問我意,只益胸中亂。山禽饑不飛,山木凍皆折。懸泉化為冰,寒水近不熱。出門望天地,天地皆昏昏。時見雙峰下,雪中生白云。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
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宋代。文天祥。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