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獨坐淮水濆,臨池伴魚釣。
京口躡寒蕪,彭城搴荒藋。扁舟浮漢江,一攬關山要。
西上定軍山,咨嗟武侯廟。旋車下秦棧,絕谷隨奔峭。
昭陵圖駿骨,漢闕悲殘照。石鼓在燕山,望諸可憑吊。
還登尼父堂,禮器存遺詔。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長嘯。
諸子并多材,筆畫皆克肖。削柎追宜官,俗書嗤逸少。
尤工蒼雅學,深鄙庸儒剽。郤思舊游國,轉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燒。惟此數卷書,鳴琴對言笑。
持以勖兒曹,四海有同調。莫浪逐王孫,但從諸母漂。
贈張力臣。清代。顧炎武。 張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獨坐淮水濆,臨池伴魚釣。京口躡寒蕪,彭城搴荒藋。扁舟浮漢江,一攬關山要。西上定軍山,咨嗟武侯廟。旋車下秦棧,絕谷隨奔峭。昭陵圖駿骨,漢闕悲殘照。石鼓在燕山,望諸可憑吊。還登尼父堂,禮器存遺詔。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長嘯。諸子并多材,筆畫皆克肖。削柎追宜官,俗書嗤逸少。尤工蒼雅學,深鄙庸儒剽。郤思舊游國,轉瞬分疆徼。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燒。惟此數卷書,鳴琴對言笑。持以勖兒曹,四海有同調。莫浪逐王孫,但從諸母漂。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巖居效賈島。宋代。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粟塵起嵯峨,滄海寄一滴。語罷失其處,覺來空嘆息。攝衣起楚歌,斷弦如裂帛。懸藤月露深,蛟龍舞其側。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題畫扇贈戴松門。清代。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塞上曲一百首(錄一十四首)。明代。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唐代。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