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餳香、鬧花門巷,家家風外晴穩。來時猶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鬢。
飛絮近。作酒惡寒輕、只是無人問。紅絲硯潤。便杜老傷春,江郎賦別,難寫此時恨。
西湖路,最愛山聯眉暈。游船曾記歸盡。綠楊闌角聽鶯坐,知我平生疏俊。
情一寸。回首處、云容水態還相引。天涯自哂。繞九里街中,三分月底,誰與寄芳信。
摸魚兒 蕪城清明。清代。厲鶚。 杏餳香、鬧花門巷,家家風外晴穩。來時猶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鬢。飛絮近。作酒惡寒輕、只是無人問。紅絲硯潤。便杜老傷春,江郎賦別,難寫此時恨。西湖路,最愛山聯眉暈。游船曾記歸盡。綠楊闌角聽鶯坐,知我平生疏俊。情一寸。回首處、云容水態還相引。天涯自哂。繞九里街中,三分月底,誰與寄芳信。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
厲鶚。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幽居。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不擾自然人事好,有為方信世途難。如今休說當年事,只把心平氣定看。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
觀逐兔作。明代。黃淳耀。 黃蒿白葦遍齊東,兔窟經營在此中。野老側身來似鬼,韓盧點首去如風。材高并騖難空返,敵狡窮追易見功。立馬縱觀悲世事,平陽血戰亦英雄。
游劉仙巖。明代。釋今辯。 步入仙宮鳥道平,門開碧落睹云迎。綠蘿高帳談偏劇,白石閒炊韻自清。壁滿篇章增岳色,江環巖壑隱灘聲。劉郎此日無尋處,鶴影松陰動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