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俯清溪,中有招提地。今晨發游興,行躡樵跡至。
寺古門半頹,剝落馀榜字。鄉人利邀福,因鄉遂名寺。
殘僧缺梵誦,一飽無佗志。依稀臨濟宗,欲說猶能記。
自從達摩來,妙法指心示。渡江蘆徑折,面壁石留志。
蓮宗衍花葉,頓漸派遂異。初惟北宗顯,蟬聯帝師位。
南宗晚出抗,衣缽鳴法器。南祖北則祧,頓興漸乃避。
遂教曹溪水,一滴十方醉。茲地本嶺嶠,固應濡染易。
宗風昔方盛,英偉多法嗣。初祖各開山,并擅大神智。
此間百里近,遂有神僧二。南巖坐圓應,陰那據慚愧。
禪宗不可作,僧反為佛累。豈知古天竺,象教亦頹墜。
祅神出持世,魔氛日以肆。瞿曇佛故種,受侮來異類。
豆瓜強剖分,凈土遽易置。五部皆孱王,龍象力難庇。
慈悲睹末劫,慧眼應垂淚。曇華久不現,見葉紛相棄。
惟扇芙蓉妖,流毒遠相被。東來遍震旦,民財坐疲匱。
即今寺中僧,與俗亦同嗜。猶借福田說,鼓眾博檀施。
木佛寂不言,村女競相媚。因之變供養,得為口腹備。
冷觀發浩嘆,懶復著言議。寺左有奇石,山靜林意邃。
徘徊撫石坐,欲說西來意。
興福寺。清代。丘逢甲。 西山俯清溪,中有招提地。今晨發游興,行躡樵跡至。寺古門半頹,剝落馀榜字。鄉人利邀福,因鄉遂名寺。殘僧缺梵誦,一飽無佗志。依稀臨濟宗,欲說猶能記。自從達摩來,妙法指心示。渡江蘆徑折,面壁石留志。蓮宗衍花葉,頓漸派遂異。初惟北宗顯,蟬聯帝師位。南宗晚出抗,衣缽鳴法器。南祖北則祧,頓興漸乃避。遂教曹溪水,一滴十方醉。茲地本嶺嶠,固應濡染易。宗風昔方盛,英偉多法嗣。初祖各開山,并擅大神智。此間百里近,遂有神僧二。南巖坐圓應,陰那據慚愧。禪宗不可作,僧反為佛累。豈知古天竺,象教亦頹墜。祅神出持世,魔氛日以肆。瞿曇佛故種,受侮來異類。豆瓜強剖分,凈土遽易置。五部皆孱王,龍象力難庇。慈悲睹末劫,慧眼應垂淚。曇華久不現,見葉紛相棄。惟扇芙蓉妖,流毒遠相被。東來遍震旦,民財坐疲匱。即今寺中僧,與俗亦同嗜。猶借福田說,鼓眾博檀施。木佛寂不言,村女競相媚。因之變供養,得為口腹備。冷觀發浩嘆,懶復著言議。寺左有奇石,山靜林意邃。徘徊撫石坐,欲說西來意。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
枕上聞風。明代。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送周仲鳴使歸二首次夏嚴州韻 其一。。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恭謁孝陵。清代。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江水縈丹闕,鐘山擁紫宸。衣冠天象遠,法駕月游新。正寢朝群后,空城走百神。九嵏超嵽嵲,原廟逼嶙峋。寶祚方中缺,災精且下淪。郊坰來獵火,苑籞動車塵。系馬神宮樹,樵蘇御道薪。巋然唯殿宇,一望獨荊榛。流落先朝士,間關絕域身。干戈逾六載,雨露接三春。患難形容改,艱危膽氣真。天顏杳靄接,地勢郁紆親。尚想初陵制,仍詢徙邑民。因山皆土石,用器不金銀。紫氣浮天宇,蒼龍捧日輪。愿言從鄧禹,修謁待西巡。
蝶戀花。。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無言自向天涯路。不恨飄零無與語。祇怕多情,更為儂辛苦。水遠山長從間阻。人間遙作傷心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