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曖山下村,黃云穫秋田。郁郁山上村,茶灶飛秋煙。
山中多奇石,亦復(fù)多名泉。頗聞此山中,古亦有神仙。
何人此讀書,談道傲圣賢。樵夫聞大笑,遂為外人傳。
天地有此山,幾世而幾年?凡愚斗智力,鑿破古洞天。
治窮盜賊起,耕牧難晏然。丹井尚未湮,書堂亦未傾。
暮雨秋蕭蕭,欲往不敢前。豈有綠林豪,能識博士船。
游西樵山六首 其五。清代。丘逢甲。 曖曖山下村,黃云穫秋田。郁郁山上村,茶灶飛秋煙。山中多奇石,亦復(fù)多名泉。頗聞此山中,古亦有神仙。何人此讀書,談道傲圣賢。樵夫聞大笑,遂為外人傳。天地有此山,幾世而幾年?凡愚斗智力,鑿破古洞天。治窮盜賊起,耕牧難晏然。丹井尚未湮,書堂亦未傾。暮雨秋蕭蕭,欲往不敢前。豈有綠林豪,能識博士船。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yán)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yīng)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dān)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xué)。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yán)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yīng)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dān)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xué)。
關(guān)山月。明代。薛蕙。 迢遞關(guān)山道,凄涼霜露時。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切切胡笳怨,蕭蕭邊馬悲。高樓有思婦,苦樂詎相知。
汝寧徐使君 其九。明代。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jié)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滿江紅。清代。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花已落,門空閉。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許多無謂。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獨酌難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逍遙詠。。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深思五嶺凡間路,好作三天物外人。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滕縣。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fù)斯來,甫田昔為佃。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但愿風(fēng)雨時,民獲飽粱面。前日江淮行,稍聞趙代甸。連年苦旱魃,黔首盡離散。不覺投匕箸,豈復(fù)顧廚饌。茲土景物舒,舉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備故無患。彼豈無父母,夫何罹此變。無乃期會繁,反令慈惠殄。征夫徒駪駪,憂喜付聞見。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