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淮淝帝起凌江東,金陵始建吳王宮。蒼松白石傳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園中。
是時招徠天下雄,游賞時與匹士同。謀畫紛綸史述不可盡,故物矗立皆英風。
蔣山南徙新宮衛(wèi),松石遺在中山第。君臣際遇自當年,景物蕭疏成異世。
我朝奄撫江南陲,大功坊設行省司。人言江寧使院天下冠,日月煙霞生古姿。
翠華臨錫瞻園字,松石光輝又一時。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嘗擅。
漁洋司李為題詩,賤子少年曾一見。四十年來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壇縣。
嗚呼于文襄,沒乃返故鄉(xiāng)。何嘗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
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跡銷磨多慨慷。豈如使院長清秘,冠蓋頻誇松石異。
自?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諸侯帥。使君動法前賢事,文章可傳政可嗣。
倚石松前聽松吹,謝公哀樂羊公淚。好誦《甘棠》召伯詩,休偕異石菱溪記。
露砌風軒攜酒尊,更邀白發(fā)醉芳園。古今事往都須置,松石之閒別有論。
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清代。姚鼐。 ?有淮淝帝起凌江東,金陵始建吳王宮。蒼松白石傳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園中。是時招徠天下雄,游賞時與匹士同。謀畫紛綸史述不可盡,故物矗立皆英風。蔣山南徙新宮衛(wèi),松石遺在中山第。君臣際遇自當年,景物蕭疏成異世。我朝奄撫江南陲,大功坊設行省司。人言江寧使院天下冠,日月煙霞生古姿。翠華臨錫瞻園字,松石光輝又一時。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嘗擅。漁洋司李為題詩,賤子少年曾一見。四十年來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壇縣。嗚呼于文襄,沒乃返故鄉(xiāng)。何嘗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跡銷磨多慨慷。豈如使院長清秘,冠蓋頻誇松石異。自?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諸侯帥。使君動法前賢事,文章可傳政可嗣。倚石松前聽松吹,謝公哀樂羊公淚。好誦《甘棠》召伯詩,休偕異石菱溪記。露砌風軒攜酒尊,更邀白發(fā)醉芳園。古今事往都須置,松石之閒別有論。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太息。明代。薛始亨。 先生玉貌自非庸,義士能辭賣塞封。斜日坐隅占鵩鳥,渾天丸發(fā)驗銅龍。顏衰漫指吳門練,醴去羞將楚市舂。碧簡誰窺蝌蚪字,綵毫曾向夢中逢。
八關齋詩三首 其三。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風解煩懷,寒泉濯溫手。寥寥神氣暢,欽若盤春藪。達度冥三才,恍惚喪神偶。游觀同隱丘,愧無連化肘。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釋祖欽。 禪,樹止叫喧喧。道,門前風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笑什么,等閑拾得一顆蘇州梨,看來卻是青州棗。
溪居。明代。陳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無營。浩浩復落落,湖山注夙情。因之不適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欲散今古意,每每踏潮行。一溪入花氣,萬木度風聲。遙巒層聳逸,瞻顧別開明。念慮此俱滌,水鳥時嚶嚶。縱浪東皋外,于焉得此生。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素燈深夜雨,瀟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