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忽乘風霧走江岸,橫入江心如臥龍。
風清霧霽水搖碧,遠見初日穿玲瓏。煙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誰為宗。
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籃輿支短筇。楓丹照眼秋錦亂,茶香薰鼻春焙濃。
山中猶未識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輕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際逢。
凋零綠鬢塵埃后,借問青山好憶儂。
舟中望板子磯以南山勢甚奇因題長句。清代。姚鼐。 黃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忽乘風霧走江岸,橫入江心如臥龍。風清霧霽水搖碧,遠見初日穿玲瓏。煙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誰為宗。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籃輿支短筇。楓丹照眼秋錦亂,茶香薰鼻春焙濃。山中猶未識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輕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際逢。凋零綠鬢塵埃后,借問青山好憶儂。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過鄖鄉寒食日。宋代。張嵲。 蒼茫云樹渺相迎,山縣燒余祗故城。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次吳白樓卷中韻。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